守护森林资源,筑牢民族团结之“根”
巍巍青山,浩浩林海。凝聚了林场各族职工的青春和汗水。三门江林场1500名职工,其中少数民族344人,涵盖壮、侗、回、满、毛南、苗、仫佬、水、瑶、仡佬等10个少数民族。他们中有勤劳朴实、默默奉献的护林员,足迹遍布林区的山山水水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为国家和人民,守护好山林;他们中有英勇善战的森林消防员,不畏艰险、扑灭了一次又次林火,用青春和汗水,为林业绿色发展筑起一道坚实的“防火墙”;他们中还有兢兢业业、严谨踏实的技术员,把林木当成孩子精心培育呵护,让苗木茁壮成长、成材;他们发挥智慧才干,把无人机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应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、森林防火监控、林地调查设计,大幅提升森林资源管理质效;他们中还有着务实、睿智的林场领导干部,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职工砥砺奋进、披荆斩棘,推动三门江林场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强化宣传教育,浇灌民族团结之“花”
近几年来,林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,紧扣“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”总目标,创新“党建+民族团结创建”工作机制,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党建和林场中心工作同部署、同落实、同考核,组织场工会、女工委、团委及27个党支部等通过专题教育培训、经典诵读、道德讲堂、知识竞答、民族特色文体活动、亲子活动、与林区、社区、关联单位各族群众联谊联建等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,各族群众欢聚一堂,用自由欢快的舞姿、独特的苗族芦笙踩堂、风趣幽默的山歌对唱、巧手奇妙的剪纸、心系祝福的绣球、炽热欢快的篝火晚会、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展示、制作品尝美味可口的民族特色美食等形式,传承各族优秀传统文化,弘扬中华民族精神,唱响民族和谐邻里情,表达“感党恩 跟党走”真挚情感,共同续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。林场还通过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手绘墙画、宣传栏等多渠道、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,让林场职工、林区群众、社区群众广泛参与、知晓、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和精神,增强各民族群众归属感,厚植爱国情怀,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群众心灵深处。
聚焦林业帮扶,共享民族团结之“果”
林场勇担社会责任,以林业特色产业支持带动少数民族山区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建设国家储备林,充分兼顾农户利益。与地方政府、林场共同成立广西鹿鼎林业集团,集团以“培育栋梁之材、巩固脱贫成果,助力乡村振兴”为发展宗旨,收购集体林地、让农户以林地入股,每年向村集体及农户支付地租近3000万元。聘请各族群众务工或管护1万人次以上。以特色油茶产业链为带动,通过赠送油茶苗、回收茶籽原料、技术帮扶等多方式带动周边林农发展油茶近10万亩,年支付2亿多元收购林农油茶籽。积极拓展森林康养、林下种养等产业,投资改善周边村屯基础设施,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乡村旅游等实现家门口就业。派驻专业技术队伍进驻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,通过油茶产业帮扶等,帮助贫困户如期脱贫。选派优秀干部驻村“第一书记”到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兴镇平安村实施定点产业、基础设施、教育等帮扶,助推平安村振兴发展。
中华民族一家亲、同心共筑中国梦。三门江林场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和民族团结进步重要指示,紧紧围绕“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”目标,切实把林场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密融合,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发展致富新路子,带领全场各族职工和周边林农“共同团结奋斗,共同繁荣发展”,守护好“绿水青山”,做大做强“金山银山”,共促民族团结进步在绿水青山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,同心描绘三门江林场壮美画卷,奋力谱写新时代林业的壮丽篇章。
作者: 俸春姣
摄影:
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6号
地址: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桂柳路168号 技术支持:广科网络